原阳县地理、地貌、水资源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15-02-11 11:48:00    字体大小:
地理地貌

 

   原阳县位于华北平原南端的豫北平原,地处古黄河冲积扇平原顶部和黄河中下游,黄河和黄河北大堤横贯县境南部。历史上的黄河是条经常蹀躞泛滥的害河,仅从公 元944年(五代后晋开运元年)至国民党时期的一千年间,黄河在原阳境内决口达67次,造成河床迁徙改道4次。历史上黄河的溢决泛滥,泥沙交互的沉积,加 之风力的累积搬迁作用,形成了原阳独特的地理环境:全境地势西南部最高,以五千分之一的坡降向东北倾降,坡度平缓,海拔高程自西南至东北由93.5米逐步 降为70.3米,以黄河大堤南高滩地和大堤北平原地的高差最为明显,高滩地平均高于堤北地10米左右,形成了原阳境内独有的黄河悬河之势。由于古黄河五千 年来在原阳境内蹀躞迁徙的历史作用,构筑了原阳县境内独特的地理环境。    

 

原阳县系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由于黄河的多次溢决泛滥,泥沙交互沉积,加之风力作用,形成了域内不同的地貌特征。总的地势是西南部高,以五千分之一的坡度向东北缓降,海拔高程由93.5米逐步降为70.3米,全县地势比较平坦、其地貌由北向南可分五个类型:

 

一、古黄河滩地区。在古阳堤与古黄河槽之间,为古黄河滩地,范围包括祝楼乡、师寨乡、城关镇的北半部和王杏兰乡、福宁集乡、黑洋山乡的一部分,面积约121713.28亩,该地貌区的海拔高程为80米左右,地势比较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缓降,坡降为四千分之一。

 

二、黄河故道沙丘沙垄区。位于县境的西北和北部,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3—10公里,面积160.85平方公里,占原阳县总区域面积的12.01%。该 地带为公元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古黄河之南堤在本县决口,首次南徙改道前的黄河故道。大量沙土经风吹扬,形成了很多沙丘、沙岗,历史上该地肥力 低下,水资源贫乏。经建国后历年的农田水土改造、引黄打井治理,沙岗已极为少见,大都改造成一年两熟良田。

 

在古黄河床中,由沉积之泥沙受风力的吹动,重新堆积成起伏连绵的沙丘,其高度不等,相对高差一般在5米左右,低者一米,高者10余米。海拔高程为80余 米,地面坡降为四千七百分之一。该地貌区包括祝楼、黑洋山、福宁集、王杏兰、阳阿五个乡的一部分,以及城关、原武、师寨、蒋庄、官厂、包厂、郭庄、路寨、 葛埠口的一小部分。面积约323363.67亩。

 

三、低洼平原区。在古阳堤与古黄河槽之间,为古黄河滩地,范围包括祝楼乡、师寨乡、城关镇的北半部和王杏兰乡、福宁集乡、黑洋山乡的一部分,面积约 121713.28亩,该地貌区的海拔高程为80米左右,地势比较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缓降,坡降为四千分之一。形成地势相对低洼的平原,海拔高程77米左 右,地面坡降四千分之一,该地貌区包括师寨、城关南部、葛埠口、靳堂、大宾、太平镇、梁寨北部以及路寨、齐街的少部分,面积约473998.92亩。占原 阳县总区域面积的19.94%。历史地理特征:中西部是古河床淤沙和近现代沙丘迁徙形成的零星分布沙丘岗,东部是历史上劳动人民治理盐碱、发展生产、起土 刮碱形成的大片盐碱荒岗。经建国后的农田水利改造,盐碱沙岗多已消除,成为平原耕地。

 

四、黄河背河洼地区。位于沿黄大堤北侧一线,包括天然干渠两岸的窄长地带,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仅2—12公里。面积430.6平方公里,占原阳县总区 域面积的32.15%。该地势低洼,受黄河侧渗影响,地下水位埋深只1—2米,汛期还不到1米。地表径流不畅,土壤多为盐化潮土。建国后展开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采取引黄淤灌稻改等农业措施,使大部分盐碱地变为肥力中等的灌淤地,地势普遍抬高1米左右。

 

黄河大堤从西至东横贯全县,长约64公里,沿大堤北侧有一条宽3—5公里的槽形洼地,海拔76米左右,地面坡降为三到六千分之一,该地貌区包括原武、葛埠口、靳堂、太平镇、梁寨南部,以及堤南各乡沿黄河大堤北侧部分,面积约399886.48亩。

 

五、黄河堤南高滩地。该地形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6公里,面积480多平方公里,占原阳县总区域面积的35.89%。地势西高东低,海拔93.5米 —82米,地面坡降1/5000—1/6000。滩唇地面一般比大堤南前地面高1—2米,横向坡降1/2200—1/4000。黄河在滩唇南面至南岸之间 游荡,形成悬河中的悬河。高滩平均高出堤北10米左右,滩内散布着互不连贯的8条串沟和半固定性嫩滩、沙丘、灌木群湿地。

 

在黄河大堤与黄河水域之间,为宽度不等的河漫滩和阶地,即为黄河滩地貌区。海拔高程87米左右,地面坡降为五到六千分之一。该地貌区包括桥北、韩董庄、蒋 庄、官厂、包厂、郭庄、陡门,以及大宾、靳堂、祝楼乡的堤南部分,面积约689507.75亩(包括黄河水域面积)。

 

 

 

地   质

 

原阳县境内地表无基岩出露。据河南省水文地质勘探队在太平镇东北和西南抽开两井的资料,该区仅见新生界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气候概况

 

原阳县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半年受强盛的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干冷的偏北风。夏半年为热带低压盘踞,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 暖湿的偏南风。一年四季气候特点明显: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1986-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趋势,本县年 平均风速增大,暖冬天气持续。

 

 

 

气候资源

 

1、热量资源

 

①气温:原阳县年平均气温14.4℃。1998年年平均气温最高,达15.2℃,比平均值高0.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1℃,比标准值偏高 0.2℃,暖冬特征明显。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7.1℃,比历史值(1960-1980年)偏低0.2℃,凉夏天气增多。极端最高气温40.0℃,出现 在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6.0℃,出现在1990年2月1日。

 

2、雨水资源

 

全县年降水量565.2毫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四季分配不均。最多的年降水量1027.3毫米(2000年),最少的降水量 353.7毫米(1998年)。1986-2000年资料统计,年降水量在440至690毫米之间的有9年,占60%,为正常年份;小于440毫米的有3 年,占20%,为少雨年份;大于690毫米的有3年,占20%,为多雨年份。年内降水量中,夏季6、7、8三个月降水多而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58%,以 7月份降水最多,平均为147.4毫米;冬、春季降水稀少,12月份最少,平均只有5.4毫米。

 

该县多数年份降水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的全程生长需要,往往需以井、河灌溉补充。

 

气象灾害

 

原阳县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全县所处地理位置和有规律性的大气环境所致。1986—2000年间,发生旱灾较严重的有4个年份,发生涝灾有6个年份,发生大 风、冰雹有5个年份,出现龙卷风2次。依1986—2000年间本县气象灾害频率记录,旱、涝灾呈下降趋势,大风、冰雹、龙卷风出现的次数增多,损失增 加。

 

旱灾  该县干旱出现的时间,春旱和初夏旱最多,伏旱次之,秋旱较少。

 

春旱:时间出现在3月下旬到5月底,此间是小麦拔节到成熟阶段,也是春播的关键时期。1986-2000年间,共出现2次春旱,分别出现在1996年和2000年,占统计年份干旱的40%。

 

初夏旱、伏旱:初夏旱出现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此间是早秋作物生长和晚秋作物播种时期。伏旱发生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大豆、玉米需水量大,易造成“卡 脖旱”。1986-2000年间,本县共出现2次较重的夏旱,分别发生在1986年和1997年,占统计年份干旱的40%。

 

秋旱:出现在9至10月份,其间正值秋作物成熟和小麦播种时期,1986-2000年间出现一次(1997年),占统计年份干旱的20%。

 

涝灾  原阳县1986—2000年15年间共出现雨涝6次,平均3年一遇,全为夏涝。1996年8月份是该县历史上有记录降雨量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涝 灾集中在7-8月份,其中7月份3次,8月份3次,各占50%。雨涝为暴雨和降水集中所致,河渠洪水的漫溢也使部分地区涝灾加重。

 

风灾  原阳县所处地理位置,冬春季节强冷空气南下,或夏季对流性天气,往往造成瞬时风速≥17米/秒的大风发生,主要有东北大风和西北大风两种。东北大风出现最 多,原因是太行山山脉和泰山山脉走向形成的狭管效应造成。1986-2000年间共出现2次大风,分别发生在1996年5月和1998年7月。龙卷风出现 在1994年6月,发生在本县的祝楼乡、桥北乡、韩董庄乡、蒋庄乡境内;另一次出现在1996年8月的阳阿乡境内。

 

雹灾  冰雹对农作物的机械性损伤较大,本县降雹时间多出现在午后和傍晚。1986-2000年间发生冰雹统计,5月份出现2次,发生在1988年和1996 年;6月份出现2次,发生在1996年和1995年;7、8月份各出现一次,分别发生在1998年和1996年。

 

水利资源

 

原阳县滨临黄河,水资源丰富。在平水年,按50%保证率计算,可利用的水量为3.8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1.9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含降水、侧渗、 渠灌和田间灌溉补给)1.84亿立方米,而全县全年利用水资源共需耗水3.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5亿立方米,工业和人畜生活用水0.2亿立方 米),全年余水0.1亿立方米。若供需水均按75%保证率计算,则可以利用3.31亿立方米,需耗水4.04亿立方米,尚缺水0.73亿立方米。

 

水资源是指大气降水在当地产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系主要储存于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域中的水,也叫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系指降水与江河水之和。

 

 

 

地表水

 

一、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源于大气降水,全县地表径流深度在100毫米左右,年均降水量为549.9毫米,降水总量7.36亿立方米,偏枯年仅为0.59亿立方米,而这些 径流量几乎全部集中在汛期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因恐积涝成灾,往往将降水排泄出境,很少被利用、储存。原阳县全县径流均为天然、文岩水 系,河渠总长度1000公里,河网密度0.75公里/平方公里。有各级排水渠道347条,长725.37公里。其中天然渠长58.61公里,文岩渠长 50.21公里,支排17条,长192.51公里,斗、农排328条,长424.04公里。有桥、涵、闸各类建筑物754座。

 

二、黄河

 

黄河西出郑州市北郊邙山,东行5公里,在桥北乡小刘庄、盐店庄村南入原阳县境,沿县境南陲蜿蜒东行60公里,历桥北、韩董庄、蒋庄、官厂、包厂、大宾、郭 庄、斗门8个乡,至斗门乡三教堂村南而入封丘。黄河在原阳境内河槽平均宽约2500米,河滩宽约50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958年7月17日达 223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971年3月1日出现4.00立方米/秒。最大年径流量:1964年为861.1亿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流量 458.8亿立方米/秒。丰富的黄河水是全县水资源平衡的可靠保证。黄河北岸大堤横亘县境64公里,临河堤高平均8米,帮宽15米,堤顶宽10米。

 

三、浇灌河道

 

(一)历代对水利的利用情况

 

原阳人民引黄灌溉始于宋,据《宋史·河渠志》云: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月,阳武县民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碱瘠薄乞淤灌,候淤深一尺,计 亩输钱”。熙宁七年(1074)十月,知谏院邓润甫言:“淤田司引河水,淤酸枣(今延津县)、阳武县田,已役夫四、五十万。后以地下难淤而止。”这次引黄 虽告失败,然于后人启示很大。新中国建成后,1952年人民胜利渠引黄成功,原阳按人民胜利渠开新磁灌渠灌田,立见成效,为全县人民引黄灌溉树立了榜样。 1957年原阳、延津、封丘三县联合兴建:原延封引黄灌区。1959年兴建堤南灌区,因偏引废排,造成堤北灌区大面积次生盐碱化。但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原 阳人民终于从前面的经验教训中打到了引黄灌溉的正确途径。1962年以后,全县人民在“以排定引,排灌兼施”和“排、灌、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引 下,恢复堤南灌区。1967年后,兴建韩董庄灌区、祥符朱灌区。1974年,由柳园向北续挖韩董庄灌区一干渠,为以后兴建中部灌区打好了工程基础。到 1985年,全县已开挖干、支、斗、农灌渠5837条,修桥、闸、涵、渡建筑物6038座,其中较大水闸10座,使全县成为五首引水,多渠互济互控,调配 自如的供水网路,全县灌溉面积已达48.97万亩(含渠道提灌),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6%,为本县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条件。

 

(二)浇灌河道情况

 

灌溉工程:全县引黄灌区渠道工程分为引水渠、总干、干、支、斗、农六级固定渠道,共有各级渠道2171条,长1505.29公里。其中引水渠和总干渠9 条,长50.95公里。干渠15条,长196公里。支渠102条,长279.05公里。斗渠1197条,长725.37公里。农渠845条,长 251.12公里。退水渠3条,长2.8公里。现有桥、涵、闸各类建筑物工程3561座。

 

韩董庄引黄灌区:引水渠和总干渠5条,长32.71公里;干渠7条,长74.19公里;支渠19条,长97.34公里;斗渠742条,长407.31公里;农渠161条,长43.39公里。现有桥、涵、闸各类建筑物工程1652座。

 

祥符朱引黄灌区:引水渠和总干渠2条,长14.64公里;干渠7条,长59.31公里;支渠32条,长66.5公里;斗渠217条,长170.55公里;农渠652条,长199.53公里。现有桥、涵、闸各类建筑物工程1198座。

 

堤南引黄灌区:引水渠2条,长3.6公里;干渠1条,长62.5公里;支渠51条,长115.21公里;斗渠238条,长147.51公里;农渠32条,长8.1公里;退水渠3条,长2.8公里。现有各类桥、涵、闸建筑物工程711座。

 

 

 

地下水

 

原阳县境内全为第四系松散岩层所覆盖,故地在黄河冲积发育之前,下伏为新生代湖相沉积物质,巨厚的黏土、亚黏土层,形成良好的不透水隔层。更新世后,由于黄河的发育兴盛,其上又堆积巨厚的松散、半松散物质,为地下水储存提供良好的空间条件。故地下水均属孔隙水类型。

 

 一、浅层水

 

浅层水埋藏于地表以下0~50米左右,相当于近代黄河冲积层的全新统(Q4),地层中的含水砂层,是全县农业灌溉开采地下水的 主要层位。其含水层岩性以含砾中细沙为主,其次为中细砂及细砂,局部地段夹有亚砂土或呈薄层状透镜体的亚黏土。砂层单层厚度15~30米,含砂比 60%~70%,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30米,但在包厂、大宾、梁寨一线以南,厚度大约40米,葛埠口到米庄附近较薄,小于20米。浅层水的渗透系数为 25~30米/日,埋藏深度以黄河大堤为界,堤南埋深为4~6米,堤间大于6米,堤北为2~4米,仅在背堤洼地中有~呈东西向展布的窄长地带小于2米。

 

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黄河及引黄灌渠的侧渗补给和下伏的中层水越流补给。浅层水的总流向由南西往北东方向流动,其水力坡度近黄河沿岸为 1/1000,县城至阳阿一线为1/4000。浅层水的排泄有地下蒸发、人工开采、天然排泄和侧向排泄,即以地下水径流的形式向延津县排泄。

 

境内浅层水大部分为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低矿化度淡水,多属HC03型水,水质佳,适于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部分地区属盐含量超标的苦咸水,在阳阿乡韩庄附近储存有1~4克/升的高矿化度半咸水或咸水,水中主要阳离子为CLS04,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大体呈东北方向的带状分布。

 

浅层水富水性的强弱与含水层的厚度和岩性有关。下沿赵厂、扁担王一线以南含水层厚度累计40米,陡门最厚,大于46米,岩性皆中细砂;黄寺、靳堂、路寨一 线以南累计厚度大于30米,含水层小于20米,岩性为中砂。又据抽水试验资料计算,韩庄、焦楼附近属强富水区,抽水降为5米的单井出水量为70~100立 方米3/时,其他地方均属极强高水区,出水量约大于100立方米3/时,师寨附近最大可大于189立方米3/时。

 

二、中层水

 

中层水埋地下50~100米深的含砾岩、中细沙中,隶属于上更新统上部地层(Q32)砂层,含水砂层 30~40米,单层厚度10~20米,含砂比为40~70%,渗透系数10~15米/日。中层水具有微呈压性,与浅层水之间无良好的隔水层,二者水力联系 密切。其补给是以侧向径流和大气降水垂向间接补给为主,排泄方式为集中开采和以地下径流形式流出境外。当浅层水开采过大时,中层水又会通过弱透水层越流排 泄补给浅层水。中层水的地下流向是由西南往东北方向流动,黄河沿岸径流畅通,而县境中部相对滞缓。中层水砂厚且稳定,渗透性好,属极强富水区,其中福宁 集、齐街尤为富水。中层水的矿化度较浅层水高,但一般小于2000毫克/升,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Na、Mg型水,往西北逐渐变为HCO3—SO4—Na、Mg型水,水质较差,为工业开发用水。

 

三、深层水

 

深层水深层水为高水头呈压水层,它不受降水直接影响,补给途径远,水交替缓慢,此水埋于地表100米以下各地层中的含水砂层。其主体为上更新统的下段(Q31)至中更新统的下段(Q21)之间的砂层。在福宁集和县城以西还涉及到下更新统上段(Q21)中的砂层。可分为以下各段:

 

上层段(Q12):为黄河早期堆积物与中层含水层有一厚度不等的亚砂土或亚黏土相隔。含水层为中细砂,厚度6~25米,底部埋深100~150米,祝楼以东埋深较浅,其砂层在冲积扇轴部。原武、齐街较厚,呈单层或双层出现。其渗透系数为6~10米/日,承压水位埋1~2米。

 

中上层段(Q22):与上层段间有稳定的亚黏土、黏土隔土层。在境内自西向东砂层底板埋深由140米加深到230米,含水层厚度则由20米变为40米,含水砂由粗变细,渗透系数也由大变小,一般5~9米/日。

 

中下层段(Q21):由境内西部至中部,砂层底及埋深由180米变为270~300米,含水层厚度为10~20米,局部30米,单层厚度较中上段薄;含水砂粒自西向东由粗变细。其砂层以细砂、粉砂为主,渗透系数4~7米/日。承压水位埋深,西南部为8米,中南部小于1米。

 

下层段(Q12):在境内下层段水由边缘向中心作有规律变化,底板埋深由300米变为400米以上,厚度由原来20~30米变为60余米。含水层岩性为细砂、中砂和粉砂,渗透系数2~5米/日,承压水位深5米左右。

 

原阳地处黄河冲积扇的顶端和黄淮海大平原的底部,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境内自古以来多河患。据考证,自东汉光武以来,在原阳决溢达67次,有4次形成河道大迁徙,给原阳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

 

1949年后原阳进入人民治黄的新时代,1951年、1955年、1976年,先后对黄河大堤进行大规模的加高培厚,彻底改变了历史上三年两泛滥的局面。 滩区控导、护滩工程的繁兴,使黄河中低水位以下河道,基本得到控制。引黄稻改,改土放淤工程的兴办,使原阳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自然面貌, 人民群众开始得以温饱。纵观古今,黄河与原阳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人口等社会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时黄河也是原阳地质、面貌、土壤等自 然生态环境的塑造者。